查词语
查词语

县帖

拼音:xiàn tiē

注音:ㄒㄧㄢˋ ㄊㄧㄝ

繁体:

基本解释

县府文书。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崔侍郎钱舍人》诗:“纳租看县帖,输粟问军仓。” 唐 顾况 《田家》诗:“县帖取社长,嗔怪见官迟。”

基本含义
指书法字帖或碑帖。
详细解释
县帖是指练习书法所用的字帖或碑帖。这些字帖或碑帖是书法家或碑刻家的作品,通过模仿这些作品,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使用场景
县帖常用于描述学习书法的过程,也可以用来形容学习其他技能或艺术的过程。
故事起源
县帖一词最早出现在《东观汉记·杨胡传》中,原文为“杨子学书,县帖甚多”。这个故事讲述了杨胡学习书法的过程,他通过研究大量的县帖,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成语结构
县帖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每天都会拿出县帖练习书法。2. 学习一门技艺,需要有一本好的县帖作为参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县帖”与练习书法的过程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练习书法时,使用县帖作为参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书法的历史和发展,了解不同书法家的作品和风格。还可以学习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等,通过模仿和学习他人的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用县帖练习写字。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县帖,让我们练习书法。3. 高中生:我最近在研究一些著名书法家的县帖。4. 大学生:我在书店买了一本很有名的县帖,打算好好学习书法。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