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庠斆

拼音:xiáng xiào

注音:ㄒㄧㄤˊ ㄒㄧ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学校。 南朝 梁武帝 《立学诏》:“宜大啟庠斆,博延胄子。”

基本含义
指学校、教育机构。也用来形容教育、学问。
详细解释
庠斆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庠指学校,斆指教育机构。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可以用来指代教育和学问。它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是对学校和教育的一种褒奖和赞美。
使用场景
庠斆可以用在描述学校、教育机构的场景中。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学校的规模和质量:“这所学校真是庠斆,师资雄厚,设施完善。”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他的学问真是庠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
故事起源
庠斆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庠原本指学校,斆原本指教育机构。在古代,庠斆是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这个成语的起源和演变与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文化密切相关。
成语结构
庠斆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庠和斆。
例句
1. 这所学校真是庠斆,师资雄厚,设施完善。2. 他的学问真是庠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庠斆这个成语。可以将庠斆联想成一个学校的形状,庠代表学校的建筑,斆代表学校的门牌号码。这样可以将成语的形象与含义联系起来,更容易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文化,了解庠斆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教育和学问相关的成语,拓宽词汇和语言的应用范围。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真是庠斆,老师教得很好,学习氛围很好。2. 初中生:庠斆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我希望能够在这里学到更多知识。3. 高中生:我们学校是一所庠斆,老师们都很专业,学习氛围很浓厚。4. 大学生:庠斆是我们求学的地方,我们要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庠斆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