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名士

拼音:míng shì

注音:ㄇㄧㄥˊ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旧时指以诗文等著称的人。
(2) (名)旧指名望很高而不做官的人。
[构成]
偏正式:名(士

近义词

名流、名人、闻人

英文翻译

1.(旧时指以诗文等著称的人) a person with a literary reputation
2.(旧时指名望很高而不做官的人) a celebrity with no official post

详细解释

◎ 名士 míngshì
(1) [celebrated scholar;person with literary reputation;celebrity with no official post]
(2) 以诗文等著称的人
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后汉书·方术传论》
(3) 很有名望但不做官的人
勉诸侯,聘名士。——《礼记·月令》
(1).指名望高而不仕的人。《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郑玄 注:“名士,不仕者。” 孔颖达 疏:“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絶,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晋书·刘颂传》:“今阎閭少名士,官司无高能,其故何也?清议不肃,人不立德,行在取容,故无名士。”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朝廷有顽钝无耻之大臣,而后草茅有激浊扬清之名士。”
(2).旧时指以学术诗文等著称的知名士人。《吕氏春秋·尊师》:“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 元 虞集 《送韩伯高佥宪浙西》诗:“闕下諫书谁第一? 济南 名士旧无双。”
(3).泛指知名人士。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的人虽小,而气派很大,平日交结的都是名士与贵人。”
(4).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之士。《红楼梦》第四九回:“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 瞿秋白 《<乱弹>代序》:“固然, 乾 嘉 之世的绅士之中已经搀杂了些盐商‘驵侩’-- 郑板桥 之类的名士所瞧不起的。”参见“ 名士风流 ”。
(5).指刑名之士。《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 晋 用 咎犯 ,而 齐 用 王子 , 吴 用 孙武 ,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

基本含义
指有才华、有品德、有学问的人。
详细解释
名士是指在品德、学问和才华方面都有出众表现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成就,还在品德和才华上都有独特之处。
使用场景
名士一词常用来形容具有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的人,可以用来赞美某人在某个领域中的杰出表现。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时代或某个领域中的众多优秀人才。
故事起源
名士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其中孔子曾说:“君子贞而不谅,名士谅而不贞。”这句话意味着君子应该坚守道义而不计较个人得失,而名士则应该宽容大度。
成语结构
名士是一个形容词的名词化,由“名”和“士”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是一位真正的名士,不仅在学问上有造诣,在品德上也是一个榜样。2. 这位名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慈善家。3. 这个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名士,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忆技巧
可以将“名士”与“名人士”相联想,名人士通常指有名望的人,而名士更强调其品德和才华方面的卓越。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名士的故事,如文天祥、杨度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学问和品德。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级的名士,不仅成绩好,还乐于助人。2. 初中生:这位科学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誉为名士。3. 高中生: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名士,不仅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地位,还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力。4. 大学生:这位名士在文学领域有卓越的成就,被誉为当代文坛的瑰宝之一。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