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降民

拼音:jiàng mín

注音:ㄐㄧㄤˋ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指俘虏。《韩诗外传》卷一:“ 荆 伐 陈 , 陈 西门坏,因其降民使脩之。”

基本含义
指统治者降低百姓的地位或待遇。
详细解释
降民是指统治者对百姓的地位或待遇进行降低。这种降低可以包括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方面。降民的实施常常伴随着权力的滥用和不公平的行为,给百姓带来了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待遇。
使用场景
降民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统治者的不公行为,也可以用来描述社会上的不公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降民来批评不公正的政策、行为或者制度。
故事起源
降民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当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百姓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包括剥夺百姓的土地、财产和权益,以及限制百姓的言论和行动自由。这些政策被认为是对百姓的降低待遇和剥夺权益,因此形成了“降民”的成语。
成语结构
降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降”是动词,表示降低;“民”是名词,表示百姓。
例句
1. 某国统治者实施了一项降民政策,导致社会不稳定和民生困难。2. 这个法律条款的实施会对普通百姓造成严重的降民待遇。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降低”、“剥夺”等词语联系起来记忆成语“降民”。同时,可以通过与秦始皇的统治政策联系起来记忆,因为降民最早出现在秦始皇的统治时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秦始皇的统治政策,以及其他历史时期的降民现象。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降格”、“降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不应该对学生进行降民的惩罚,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2. 初中生:政府应该制定公平的政策,而不是对某些群体进行降民的待遇。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统治者对百姓进行降民的行为,这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公。以上是关于成语“降民”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