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馁殍

拼音:něi piǎo

注音:ㄣㄟˇ ㄆㄧ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饿殍。《旧唐书·宪宗纪上》:“内乏口食,外牵王徭,岂惟转输之虞,虑有馁殍之患。”

基本含义
指饿死的尸体,比喻被饥饿折磨而濒临死亡的人。
详细解释
馁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馁指饥饿,殍指尸体。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因为长时间的饥饿而濒临死亡的状态。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们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无法维持生存,非常憔悴和虚弱。
使用场景
馁殍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饥饿和营养不良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饥荒、战争、灾难等导致人们无法获得足够食物而面临生存危机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为了某种目标或理想而付出极大努力,到达极限的状态。
故事起源
馁殍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喻聪的将军,他为了保卫国家,带领齐军与敌军作战,长时间没有回家。当他终于回到家时,发现家中已经没有一粒米饭了。喻聪饿得奄奄一息,濒临死亡。这个故事中的喻聪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馁殍”。
成语结构
馁殍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馁表示饥饿,殍表示尸体。
例句
1. 饥荒时期,人们饱受馁殍之苦。2. 这个国家的经济崩溃后,很多人都变成了馁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饿得只剩下骨头,濒临死亡的状态,形象地表达了馁殍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饥饿和营养不良相关的成语,如“饿虎扑食”、“饥不择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故事里,主人公饿得变成了馁殍。2. 初中生:历史上,很多人在战争和饥荒中成为了馁殍。
3. 高中生
这个成语形容了人们在饥饿中濒临死亡的痛苦状态,提醒我们珍惜食物和生活。4. 大学生及以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消除贫困和饥饿,避免人们成为馁殍。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