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拖拉

拼音:tuō lā

注音:ㄊㄨㄛ ㄌㄚ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形)办事迟缓,不抓紧完成。
[构成]
并列式:拖+拉
[同义]
拖沓
[反义]
利索

近义词

迁延、延宕、拖沓、邋遢、含糊

反义词

干脆、爽利、利落、俐落

英文翻译

1.dilatory; slow; sluggish; procrastinating

详细解释

◎ 拖拉 tuōlā
[dilatory;laggard;slow;sluggish] 办事迟缓,不抓紧完成
拖拉作风
(1).办事迟缓,不抓紧完成。 吴晗 《灯下集·论海瑞》:“ 海瑞 看到 南京 官员作风拖拉。”
(2).谓拖延。 陈登科 《赤龙和丹凤》十三:“ 韦克 坚持的两条很得力,希望能抓住这两条,死死不放,继续和对方拖拉下去。”

基本含义
拖延、耽搁、不积极
详细解释
拖拉指的是行动迟缓、拖延时间,不积极主动的表现。形容人做事不积极、不主动,缺乏效率和决断力。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拖拉常常用来形容某人懒散、迟疑、不积极的态度。可以用来批评和警告那些拖延时间、不尽责任、不按时完成任务的人。
故事起源
拖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小说《西游记》中。故事中,孙悟空带领唐僧等人西天取经,途中遇到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桥上有一个守桥人。守桥人不愿让他们过桥,以拖延时间为由,要求他们交纳过桥费。孙悟空看出他的拖延之计,便使用变化之术渡过河流,最终击败了守桥人。从此,拖拉一词就用来形容行动迟缓、拖延时间的行为。
成语结构
拖拉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动词组成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态度。其中,“拖”表示拖延、拖拉;“拉”表示行动迟缓、不积极。
例句
1. 他总是拖拉,从来不按时完成任务。2. 这个学生太拖拉了,作业都拖到最后一天才开始做。3. 老板不喜欢拖拉的员工,他们很容易耽误整个团队的进度。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拖拉这个成语:1. 关联故事:想象孙悟空与守桥人的故事,孙悟空通过变化之术渡过河流,击败了守桥人,告诫我们不要拖拉。2. 反义词对比:将拖拉与积极主动的行为相对比,强调拖拉的消极性质,这样记忆起来更加深刻。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拖拉相关的成语,如“拖泥带水”、“拖泥带水”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和拖拉的同学一起玩,因为他们总是玩得很慢。2. 初中生:我不喜欢拖拉的同学,因为他们总是拖延时间,导致我们无法按时完成任务。3. 高中生:拖拉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它会让我们失去很多机会和时间。4. 大学生:在大学里,拖拉是一种不能容忍的行为,因为它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和发展。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