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倒书

拼音:dǎo shū

注音:ㄉㄠˇ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不按顺序,倒过来书写。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二:“近日我乡蒙师为童子抽‘上大人’,常倒书‘尔小生,八九子’二句,不知其为韵语也。”

基本含义
指倒置书本,形容学习不认真、不用功。
详细解释
倒书是由“倒”和“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倒置书本是指将书本颠倒过来,不按照正常的阅读顺序阅读书籍。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学习不认真、不用功,只是随便翻阅书本而不去真正学习。
使用场景
倒书常用于描述学生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提醒他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努力用功。
故事起源
倒书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学者。相传,有一天这位学者去拜访一位大儒,发现他的书架上的书都是倒着放的。学者十分好奇,便问大儒为什么要倒置书本。大儒回答说,这是为了提醒自己时刻警惕,不要倒过来对待学习。后来,人们就用“倒书”来形容学习不认真、不用功的行为。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动词“倒”和名词“书”组成。
例句
1. 他整天只顾着倒书,从来不认真学习。2. 不要只是倒书,要用心去理解知识。
记忆技巧
可以将“倒书”与不认真学习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学生将书本颠倒过来,不按照正常的阅读顺序学习,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学习态度相关的成语,如“敷衍了事”、“马马虎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上课总是倒书,老师生气地说他不认真学习。2. 初中生:我看到他把书本倒过来,知道他在倒书,真是太懒了。3. 高中生:他整天只顾着倒书,考试成绩自然不好。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