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包干制

拼音:bāo gān zhì

注音:ㄅㄠ ㄍㄢ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包干制 bāogānzhì
[a system of payment partly in kind and partly in cash] 除按月供给一定标准的伙食外,再发些钱以购置衣物的一种干部待遇制度,中国解放初期及在此之前施行过该制度

英文翻译

1.(供给制) a system of payment partly in kind and partly in cash

详细解释

(1).我国在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实行的一种关于干部生活待遇的制度。每人每月除按一定标准供给伙食外,再发给若干实物或货币。
(2).泛指对某一范围的工作负责到底,损益均由自己承担的办法。 吕光 王玉琨 《五公乡合作社的包工包产经验》:“该社继续采用了社向队实行牲口、农具包干制。”

基本含义
包干制是指一种分配工作任务和责任的管理制度,即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包给具体的个人或单位。
详细解释
包干制是一种管理制度,它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包给具体的个人或单位。在包干制下,每个个人或单位负责完成自己分配的任务,并对任务的完成质量和效果负责。这种制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使用场景
包干制常常被应用于组织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农村农田的管理中。它可以用于分配农田的耕种、灌溉、施肥等工作任务,以及农田的产量和质量等责任。此外,包干制也可以在企业、学校等组织中使用,分配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责任。
故事起源
包干制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农村改革时期。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了一项农村改革政策,即包产到户政策。这一政策将农田的管理权和收益分配权下放到农户手中,让农民自主决定农田的耕种方式和作物种植。这一政策的成功实施,促进了农田的生产力和农民的积极性,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语结构
包干制的结构为“包干+制”,其中“包干”是动词短语,表示分配工作任务和责任;“制”是名词,表示管理制度。
例句
1. 在我们学校,教师之间实行包干制,每个教师负责自己的课程教学和学生管理。2. 这家公司采用了包干制,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责任。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技巧记忆“包干制”这个成语:1. 将“包干”与分配工作任务和责任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将任务包裹好,分给其他人。2. 将“制”与管理制度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制度规定了工作任务和责任的分配方式。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包干制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农村改革和管理制度。你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包产到户政策的实施和影响,以及其他与包干制相关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班级实行包干制,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责任,要保持教室的整洁。2. 初中生:我们学校图书馆实行包干制,每个同学都负责一个区域的图书整理和借还管理。3. 高中生:学校的社团活动采用了包干制,每个社团成员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要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