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祸难

拼音:huò nán

注音:ㄏㄨㄛˋ ㄣ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祸害,灾难。《左传·襄公三十年》:“国之祸难,谁知所敝。”《韩非子·奸劫弑臣》:“夫 豫让 为 智伯 臣也,上不能説人主使之明法术度数之理,以避祸难之患,下不能领御其众,以安其国。”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遂纳 琚 之谋,戡定祸难。”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祸难之兴,未见其涯,不可不慎。”

基本含义
指灾祸和困难。
详细解释
祸难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祸”指灾祸、不幸,而“难”指困难、艰难。这个成语形容人们所遭遇的灾祸和困难。
使用场景
祸难常用于形容人们遭遇不幸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的困境、国家的灾难、社会的动荡等情况。
故事起源
祸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些传说和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禹治水的故事。相传,禹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他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来治理洪水。在禹治水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和灾祸,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因此,人们用“祸难”来形容禹治水的艰辛过程。
成语结构
祸难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祸”是形容词,表示不幸的意思,“难”是名词,表示困难的意思。
例句
1. 他遭遇了一连串的祸难,但他从未放弃。2. 这个国家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祸难。3.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祸难后,他终于走出了困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祸”和“难”两个字分开记忆。将“祸”记忆为不幸、灾祸,将“难”记忆为困难、艰难。通过将两个字的意思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祸难”相关的成语,如“祸不单行”、“祸起萧墙”等。这些成语都与不幸和困难有关,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考试中遇到了很多祸难,但他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这个国家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祸难,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度过难关。3. 高中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祸难后,他变得坚强起来,面对困难毫不退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