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屈行

拼音:qū xíng

注音:ㄑㄩ ㄒ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委屈行事。《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是以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

基本含义
指被迫屈从、低头服从。
详细解释
屈行是由“屈”和“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屈”表示屈服、低头,指人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不得不屈从,放弃自己的原则或意见。“行”表示行动、走动,指人在屈服后,按照别人的要求或安排行动。
使用场景
屈行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被迫妥协、屈服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面对权威、压力或不公正待遇时,不得不屈从于他人的意见或要求。
故事起源
屈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据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受到了楚国的追捕。为了躲避追兵,他不得不改变行为举止,假装成一个平凡的人。当有人问他是否是晋国公子时,他答道:“屈行而已。”这句话意味着他不得不低调行事,屈从于现实情况。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屈为谓语动词,行为宾语。
例句
1. 面对强大的压力,他只能屈行于权威。2. 虽然她不情愿,但为了工作,她不得不屈行于公司的要求。
记忆技巧
可以将“屈行”联想为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低下了头,屈服于困境,放弃了自己的意见或原则。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屈志”、“屈辱”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屈行”的含义和使用情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当我被老师批评时,我只能屈行认错。初中生: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我不得不屈行于队长的安排。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时我们不得不屈行于现实,做出一些妥协。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