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得意忘言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dé yì wàng yán ㄉㄜˊ ㄧˋ ㄨㄤˋ ㄧㄢˊ

得意忘言 

(1).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晋书·傅咸传》:“得意忘言,言未易尽。苟明公有以察其悾款,言岂在多。”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 上林苑 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

(2).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 唐 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何况建立在这种境界的诗论,如所谓作诗方法也,读诗方法也,又都重在语中无语……重在不着一字,重在得意忘言。”

基本含义
形容一个人因为得意或满足而忘记了自己原本应该说话或行动的原则和分寸。
详细解释
当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得意或满足时,往往会忘记自己应该保持谦虚和理智的态度。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因为得意而忘记了应该说话或行动的原则和分寸。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因为得意而言行失当,不顾他人感受或自身处境,表现得过于自负或傲慢。也可用于提醒自己或他人在取得成就或成功后要保持谦虚和理智的态度。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二十二年》。故事中,晋国的公子重耳在战胜了敌人后,非常得意,对自己的功绩感到非常骄傲。他忘记了自己原本应该谦虚和理智,而是过分自信地说出了一些不适当的话。他的叔叔晋国大夫荀息见状,就用这个成语来警示他,提醒他要保持谦虚和理智。
成语结构
得意忘言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得意”表示得意和满足,“忘言”表示忘记说话或行动的原则和分寸。
例句
1. 他在考试中得了满分后,得意忘言地对同学们炫耀。2. 不要因为一点小成就就得意忘言,要保持谦虚和理智的态度。
记忆技巧
可以将“得意忘言”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记住“得意”表示得意和满足的意思;其次,记住“忘言”表示忘记说话或行动的原则和分寸。然后,通过联想将这两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例如想象一个人因为得意而忘记了自己应该说话或行动的原则和分寸的情景。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成语相关的知识,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骄兵必败”、“得意洋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但我不会因此得意忘言。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得了满分,得意忘言地对同学们炫耀。3. 高中生:虽然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没有因此得意忘言,还是保持着谦虚和理智的态度。4. 大学生:在成功后,我们不应该得意忘言,而是要保持谦虚和理智。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得意忘言”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