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宿诺

拼音:sù nuò

注音:ㄙㄨˋ ㄋ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未及时兑现的诺言。《论语·颜渊》:“ 子路 无宿诺。” 朱熹 集注:“宿,留也,犹宿留之宿。急於践言不留其诺也。” 唐 陈子昂 《堂弟孜墓志铭》:“始通《诗》、《礼》,略观史传,即怀轨物之摽,希旷代之业。故言不宿诺,行不苟从。” 唐 高适 《东平留赠狄司马》诗:“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2).预先的许诺,诺言。《旧唐书·李密传》:“至於匹夫蕞尔,宿诺不亏,既在乘舆,二三其德。” 清 赵翼 《庐山纪游》诗:“ 五老 鬚眉更奇古,昴精所化頎而长。见我裹粮践宿诺,似为拱揖相低昂。” 茅盾 《幻灭》十四:“三个人交换了意见之后,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 强 仍旧实践他的从军的宿诺。”

基本含义
坚守承诺,信守诺言
详细解释
宿诺是由“宿”和“诺”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宿指的是长时间的、久远的意思,诺则表示承诺、许诺。宿诺的意思就是坚守承诺、信守诺言。它强调了一个人应该言出必行,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承诺。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保持诚信和信任,做到言出必行,不负他人期望。
使用场景
宿诺经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坚守自己的承诺,不轻易改变主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宿诺来表达对他人的信任和对自己的责任感。例如,当我们承诺帮助朋友完成一件事情时,我们要保持宿诺,不轻言放弃或改变主意。
故事起源
关于宿诺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明确,但宿诺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诚信和守信,将宿诺视为一种美德,认为宿诺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因此,宿诺在中国的文化中一直被高度重视。
成语结构
宿诺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其中“宿”表示长时间的意思,“诺”表示承诺的意思。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意思,即坚守承诺、信守诺言。
例句
1. 他一直宿诺要照顾好自己的父母,从不辜负他们的期望。2. 这个企业以宿诺著称,无论是对员工还是对客户都非常守信用。
记忆技巧
可以将宿诺的两个字分开记忆,宿可以联想为“守”,表示坚守,诺可以联想为“承诺”,表示许诺。通过将这两个字联想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宿诺的含义。
延伸学习
学习宿诺的相关成语,如守信承诺、言出必行等,进一步拓展对于坚守承诺的理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诚信和守信的重视,深入了解宿诺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宿诺好好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宿诺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使我们的班级更加团结。3. 高中生:我要宿诺保持高考前的决心和毅力,努力争取好成绩。4. 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我要宿诺尽我所能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