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拖延

拼音:tuō yán

注音:ㄊㄨㄛ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动)把时间延长,不迅速办理。
[构成]
并列式:拖+延
[例句]
这样可以拖延时日。(作谓语)拖延往往误事。(作主语)
[同义]
迟延

近义词

推延、耽搁、延宕、稽迟、稽延、迁延、迟延、担搁、逗留、耽误、阻误、贻误、延误、缓慢

反义词

赶紧

英文翻译

1.delay; put off; procrastinate; hang up

详细解释

◎ 拖延 tuōyán
[delay;protract;drag;prolong;product;push off;stall] 延长时间,不及时办理
审讯不能再拖延
(1).延长时间,不迅速处理。 宋 苏辙 《乞废忻州马城盐池状》:“仍乞取问 蔡礪 等建议害民,及虞部官吏希合权要,故作拖延情罪,依法施行。”《朱子语类》卷七十:“不知目前虽遮掩拖延得过,后面忧吝却多。”《清会典事例·户部·畿辅官兵庄田二》:“ 道光 二十七年定……如实係无力完缴,并非故意拖延,准由该管参佐领查明报部。”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八章:“立刻将田契……交给农会,不许拖延。”
(2).延长。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沉静而寒冷的死一般的长夜,似无限地拖延着,拖延着。”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四幕:“如果我们在 彝族 区,一关一仗的打,就会拖延时间,敌人的增援部队就会赶到我们的前头。”

基本含义
指推迟、耽搁,不按时完成或处理事情。
详细解释
拖延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按时完成或处理事情,而是推迟或耽搁。它通常指的是人的行为,表示对工作、学习或其他事务的敷衍、懒散或迟缓。
使用场景
拖延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完成任务或工作时敷衍了事、懒散或迟缓。它可以用于各种场景,比如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延迟行为。例如,你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同事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开始完成工作,或是形容一个学生总是拖到最后一天才开始准备考试。
故事起源
拖延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官员,他总是拖延处理政务,不按时完成工作。有一天,皇帝听说了他的拖延行为,非常生气。于是,皇帝命令他在一天之内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这个官员知道自己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于是他决定拖延时间,以躲避皇帝的惩罚。最终,他用了一种巧妙的方式拖延了时间,成功地避免了惩罚。从此以后,人们用“拖延”来形容敷衍、懒散或迟缓的行为。
成语结构
拖延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拖”,第二个字是“延”。
例句
1. 他总是拖延交作业,每次都是最后一刻才开始写。2. 她的拖延性格让她错过了很多好机会。
记忆技巧
要记住拖延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拖着一个钟表,表示他在推迟时间。你也可以将“拖延”这两个字的发音与你熟悉的其他词语或音乐联系起来,以便更容易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有关拖延的知识,你可以了解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你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参加时间管理的培训课程,以帮助你克服拖延的习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总是拖延做作业,导致晚上睡得很晚。2. 初中生:他拖延复习考试,结果考得很差。3. 高中生:她总是拖延写论文,每次都在最后一刻才开始动笔。4. 大学生:他拖延交报告,结果被教授批评了。5. 成年人:我意识到我有拖延的倾向,所以我开始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来改善这个问题。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