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弥月

拼音:mí yuè

注音:ㄇㄧˊ ㄩㄝ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名)〈书〉(初生婴儿)满月。
[构成]
动宾式:弥|月
[例句]
孩子过弥月。(作宾语)

详细解释

◎ 弥月 míyuè
[just one month] 小儿初生满一月;指新婚满一月;足月,怀孕满十个月
(1).足月;怀孕满十个月。《诗·鲁颂·閟宫》:“无灾无害,弥月不迟。” 郑玄 笺:“终人道十月,而生子不迟晚。”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主既弥月,体未甚安。”
(2).小儿初生满一个月。也称满月。 唐 陆海 《空寂寺大福和上碑》:“诞厥弥月,其目犹闭。” 宋 柳永 《中吕宫·送征衣》词:“诞弥月,瑶图纘庆,玉叶腾芳。”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得胤》:“ 周娘子 ,且喜令郎弥月,老身特着小厮煮一碗羹汤,少刻就送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女生一子。子生,左臂有朱点,因字小 红 。弥月,女使 王 盛筵招 黄 。” 鲁迅 《书信集·致郁达夫王映霞》:“待到知道了令郎的诞生,已经在四十多天之后了,然而祝意还想表表的,奉上粗品两种,算是补祝弥月的菲敬。”
(3).指新婚满一个月。 明 陆弼 《酒家佣·姊弟式庐》:“不若择吉成亲,弥月之后,同去展墓更好。”
(4).整月。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五:“饮之醉,弥月乃解。” 宋 苏轼 《喜雨亭记》:“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清史稿·灾异志三》:“二月, 仪徵 大雨弥月,平地水深丈餘。”

基本含义
形容时间长久,延续许久。
详细解释
弥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弥”和“月”。其中,“弥”表示遍及、充满,而“月”表示月亮。弥月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时间长久,延续许久。它常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无法轻易改变或结束。
使用场景
弥月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一些长期存在或长时间持续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的感情长久稳定,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项目持续进行了很长时间。
故事起源
关于弥月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可以从字义上来理解。月亮是一个周期性出现的天体,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圆满的阶段,所以“弥月”可以理解为时间一直延续,就像圆月一样。
成语结构
弥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们的友谊已经弥月了,从小学到现在都没有改变。2. 这个项目已经弥月,但还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弥月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月亮在天空中持续出现很长时间,就像时间一直延续一样。
延伸学习
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时间相关的成语,比如“月下老人”、“日月如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们已经弥月了,我们一起玩了很长时间。2. 初中生:这个问题已经弥月了,我们还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法。3. 高中生:他们的恋爱已经弥月了,从高一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在一起。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