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南衙

拼音:nán yá

注音:ㄣㄢˊ ㄧ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1). 唐 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称“南牙”,兵分隶十六卫,统属宰相管辖。《新唐书·尉迟敬德传》:“南衙北门兵与府兵尚杂鬭, 敬德 请帝手詔诸军听 秦王 节度,内外始定。”参见“ 衙兵 ”。
(2). 唐代 宰相官署。因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皇宫之南,故称。 唐 吴竞 《贞观政要·论纳谏》:“ 太宗 乃谓 玄龄 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少有营造,何预君事?’”《新唐书·高元裕传》:“ 元裕 諫曰:‘今西头势乃重南衙,枢密之权过宰相。’”
(3). 宋 时称 开封府 之官署为南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熙陵奖拔郭贽》:“一日﹝ 郭贄 ﹞方与僧对弈,外传 南衙大王 至,以 太宗 龙潜日,尝判 开封府 ,故有南衙之称。” 宋 陆游 《记太子亲王尹京故事》:“或问 太宗 以来尹京则谓之南衙,何也?曰: 开封府 治所本在 正阳门 南街东。然 太宗 为尹,乃就 晋 邸视事, 晋 邸又在大内乃府治之南,故曰南衙。”

基本含义
指官府、官署,也可泛指政府机关。
详细解释
南衙是古代官府的名称,南衙的设立是为了管理和处理各项政务。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官府机构的存在,以及相关的行政管理工作。
使用场景
南衙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政府机关、行政部门等具有权力和管理职能的机构。它常常用于描述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行政管理等方面。
故事起源
南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小说《红楼梦》中,形容贾府内的官署。后来逐渐成为泛指政府机关的成语。
成语结构
南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这个问题需要向南衙请示。2. 南衙的办事效率很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南衙与政府机关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南衙里面有许多官员在处理政务,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官府的组织结构和行政管理方式,以及现代政府机关的运作方式。了解政府机关的职能和作用对于理解南衙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非常有帮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在南衙工作,他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2. 初中生:政府的南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负责管理城市的行政事务。3. 高中生:南衙的官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才能和责任心,以保证政务的顺利进行。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