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不屈

拼音:bù qū

注音:ㄅㄨˋ ㄑㄩ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动)不屈服。
[构成]
偏正式:不〔屈
[例句]
不屈的性格。(作定语)英勇不屈。(作谓语)

近义词

不平、不服、反抗、抵抗、抗拒

反义词

屈膝、屈服

英文翻译

1.unyielding; unbending

详细解释

(1).不屈折。犹言不卑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 杨伯峻 注:“虽能委曲,而不屈折。” 宋 曾巩 《夫人周氏墓志铭》:“有诗七百篇,其文静而正,柔而不屈,约於言而谨於礼者也。”
(2).不顺从;不屈服。《后汉书·郭太传》:“﹝ 孟敏 ﹞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儒有不屈王侯,高尚其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乃缚 嵩 于庭而掠之数百, 嵩 不屈。”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张夫子》:“ 明 监军 张公春 ,於 大凌河 被擒,见 太宗 不屈。” 陈登科 《活人塘》五:“你们要记住,坚决勇敢,顽强不屈,切不能骄傲大意。”
不竭;不尽。《老子》:“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王弼 注:“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荀子·王制》:“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

基本含义
指坚强不屈,不向困难低头。
详细解释
不屈是指在面对困难、逆境或压力时,坚守信念,不屈服,不妥协,坚持到底的精神状态。
使用场景
不屈常用于形容个人或集体在面对挫折、困难、压力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例如,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只有坚持不屈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时,只有全民不屈的精神,才能保卫家园。
故事起源
不屈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中的一篇文章。当时,晋国受到了外敌的入侵,国王想要投降以保全自己的权位,但内臣郑国却坚决反对,他说:“君王应该有不屈的精神,而不是屈服于敌人。”这个故事传承下来,逐渐演变成了成语“不屈”。
成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例句
1. 在困境中,他展现出了不屈的精神,坚持了自己的理想。2. 尽管遭受了失败和挫折,他依然保持着不屈的信念,继续努力前行。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不屈”与坚持、勇敢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不屈英雄,如岳飞、秋瑾等,学习他们不屈的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李小龙一样勇敢,不屈地面对困难。2. 初中生:她在面对学习困难时展现出了不屈的精神,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 高中生:作为一名青年,我们应该有不屈的信念,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