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张勋复辟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zhāng xūn fù pì

简介

张勋复辟,是 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这就是史家称的‘张勋复辟’或‘丁巳复辟’。结果复辟仅12天破产。

基本含义
指企图复辟的行为或计划。
详细解释
张勋复辟是指张勋在1917年企图复辟帝制的行为。张勋是北洋政府将领,他曾参与辛亥革命,但后来反对共和制度,并试图恢复清朝的帝制。他在1917年发动“张勋复辟”,企图推翻当时的北洋政府,恢复帝制。然而,这一企图最终失败,张勋被迫退位,并被流放到日本。
使用场景
张勋复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企图恢复旧制度、违背时代潮流的行为或计划。可以用于讨论历史事件、政治动态等方面。
故事起源
张勋复辟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近代史的动荡时期。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政治制度的争议和变革的追求。
成语结构
主谓宾结构。
例句
1. 他企图通过暴力手段实现张勋复辟,却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 这个政党的领导人公开宣称要进行张勋复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反对声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历史事件相关的关键词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这些关键词与成语的发音和含义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近代史、政治制度变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更多相关事件和人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张勋复辟是一个历史事件,我们要记住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2. 初中生:张勋复辟的企图最终失败,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珍惜现在的政治制度。3. 高中生:张勋复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对于制度的追求。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