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大司马

拼音:dà sī mǎ

注音:ㄉㄚˋ ㄙㄧ ㄇㄚˇ

繁体:

基本解释

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 汉 承 秦 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汉 武帝 罢太尉置大司马。 西汉 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东汉 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 魏 晋 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 南北朝 或置或不置, 陈 但为赠官。 明 清 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基本含义
指掌握实际权力的人,也可以指某个领域中的权威人物。
详细解释
大司马是古代官职名称,指的是掌管军事大权的官员。在现代汉语中,大司马这个成语的含义已经演变为指掌握实际权力的人,或者指某个领域中的权威人物。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个领域中的权威人士或者某个组织中的实际掌权人。
使用场景
大司马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某个领域中的权威人物,可以用来形容政界、商界、学术界等各个领域中的实际掌权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企业中的实际掌权者,或者某个领域中的权威专家。
故事起源
大司马这个成语的起源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人物有关。据说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名叫董卓的官员担任大司马一职,他掌握了极大的军事权力,甚至几乎垄断了朝廷的实际掌权。因此,后来人们用大司马这个词来形容某个领域中的实际掌权者。
成语结构
大司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这个企业的大司马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商界精英。2. 在这个学术领域中,他被认为是大司马级别的权威人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大司马这个成语与董卓这个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记忆。想象董卓作为大司马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从而联想到大司马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董卓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他担任大司马一职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在我们家里就像是大司马,他决定我们家的事情。2. 初中生:老师说他是我们学校的大司马,他的意见都会被采纳。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是我们领域的大司马,他的研究成果备受认可。4. 大学生:这位企业家是商界的大司马,他的决策对整个行业都有重要影响。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