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嗔责

拼音:chēn zé

注音:ㄔㄣ ㄗ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对人不满而加以责怪。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二折:“不知今夜怎生这等耳热眼跳也,敢是母亲行有些嗔责。”《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老丈既不嗔责,就请老丈同到令壻家里去一见便是。”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好在我并非画家,虽然太不高明,读者也许不至于嗔责罢。”

基本含义
表示因为对某人或某事感到生气或不满而进行责备或斥责。
详细解释
嗔责是由“嗔”和“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嗔指愤怒、生气,责指责备、批评。嗔责一词用来形容人对于某人或某事的不满和愤怒,通过责备或斥责表达出来。它强调了人们对于不合理、不公正的行为或言论的不满,并通过言辞或行动来表达出来。
使用场景
嗔责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来形容人们对于不公正、不道德行为的不满和愤怒。例如,当某人撒谎或对他人不尊重时,可以用嗔责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此外,嗔责还可以用来形容对于违法行为或不负责任的态度的不满和愤怒。
故事起源
嗔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秦策四》一书中。据说,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位名叫王贲的大臣,他非常讲究廉洁和正直,对于贪污腐败的行为十分不满。一次,他在朝廷上看到一个官员接受贿赂的行为,非常愤怒,当即大声责备了那个官员。这个故事成为了嗔责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嗔责这个成语是由两个单字组成的,分别是“嗔”和“责”。
例句
1. 他对于朋友的背叛感到非常愤怒,毫不犹豫地嗔责了他一顿。2. 她嗔责儿子不好好学习,总是玩电子游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发音“嗔责”与“愤怒责备”联想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生气和责备别人的情景下,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嗔责相关的成语,例如“大发雷霆”、“责备有加”等,以加深对于这个主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嗔责了我因为我没有完成作业。2. 初中生:妈妈嗔责了我因为我迟到了。3. 高中生:老师嗔责了整个班级因为我们没有好好准备考试。4. 大学生:父母嗔责了我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份实习工作。5. 成年人:经理嗔责了员工因为他们的工作表现不佳。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