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虚皇

拼音:xū huáng

注音:ㄒㄩ ㄏㄨ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道教神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并证心清,俱漏身浊。离有离无,且华且朴。结号虚皇,筌法正觉。” 唐 吴筠 《步虚词》之九:“爰从太微上,肆覲虚皇尊。” 宋 陆游 《江上观月》诗:“诗成莫驾长鲸去,自是虚皇白玉京。”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知君旧籍隶虚皇,列近侍班行,謫来尘土离仙仗。”

基本含义
指虚假的皇帝,比喻虚伪的权力或权威。
详细解释
虚皇一词由“虚”和“皇”两个字组成。虚指虚假、不真实,皇指帝王、统治者。虚皇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虚假的皇帝,用来比喻那些虚伪的权力或权威。它强调了虚伪的统治者只是表面上的权威,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实力或合法的地位。
使用场景
虚皇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虚假的权威或权力。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在权力地位上表现出的虚伪、虚荣或无能。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些领导者以权谋私、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民众福祉的行为。
故事起源
虚皇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据说,在古代有一个虚伪的皇帝,他只关心自己的享乐,不重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喜欢虚夸自己的统治成就,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能力和智慧去治理国家。因此,人们就用“虚皇”来形容这样的统治者。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这个领导官僚主义,只会说大话,真是个典型的虚皇。2. 这个公司的老板虚皇得很,整天吹嘘自己的成就,实际上却没有为员工和公司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穿着华丽但虚假的皇帝,他虚夸自己的统治成就却没有真正的能力和智慧。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关于古代统治者和政治体制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虚有其表”、“虚怀若谷”等,来扩展对虚假和虚伪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虚皇就是一个假皇帝。2. 初中生:这个政府官员只会说大话,真是个典型的虚皇。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老板虚皇得很,整天吹嘘自己的成就,实际上却没有为员工和公司做出实质性的贡献。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政治家口若悬河,却缺乏实际行动,真是个典型的虚皇。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