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一纪

拼音:yī jì

注音:ㄧ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四》:“ 文公 在 狄 十二年, 狐偃 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 韦昭 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 张衡 研《京》以十年, 左思 练《都》以一纪。” 唐 柳宗元 《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詔下荆扉。” 清 顾炎武 《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乾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为一纪者。
(2).有条理的一部分。《灵枢经·官能》:“ 黄帝 问於 歧伯 曰:‘余闻九鍼於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

英文翻译

1.【医】four years;twelve years

基本含义
指一百年,也可以表示很长的时间。
详细解释
一纪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由“一”和“纪”两个字组成。其中,“一”表示数字“一”,而“纪”是指时间的单位,相当于百年。因此,一纪的基本含义是指一百年。此外,一纪也可以用来表示很长的时间,强调时间的长久。
使用场景
一纪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和漫长,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在庆祝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成立一百周年时,可以说“今天我们庆祝的是我们公司的一纪华诞”,强调公司的历史悠久。又如在形容某个人的功绩或成就非常伟大时,可以说“他为国家做出了一纪的贡献”,强调他的贡献是长久的。
故事起源
关于一纪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与中国古代历法有关。古代中国历法以十天为旬,十旬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而一纪正好是十年的十倍,因此可以推断一纪的概念源自于古代历法。
成语结构
一纪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一”和“纪”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这个村庄已经有一纪没下过雨了。2. 他的贡献将被铭记一纪。3. 我们要珍惜时间,抓住一纪机遇。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一纪”与“一百年”联系起来记忆。另外,可以将“一纪”与“纪念”联想,因为纪念往往与时间有关,一纪也是一个时间单位。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时间相关的成语,如“三年五载”、“百年树人”等,可以帮助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能够在一纪之内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2. 初中生: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在一纪之内考上理想的大学。3. 高中生:我希望在一纪之内实现我的梦想,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4. 大学生:我要在一纪之内攻读硕士学位,并为社会做出贡献。5. 成年人:我希望能够在一纪之内实现自己的事业目标,过上幸福的生活。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