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奏牍

拼音:zòu dú

注音:ㄗㄡˋ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1).书写奏章的简牍。《史记·滑稽列传》:“ 朔 初入 长安 ,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牘。” 汉 王充 《论衡·量知》:“断木为槧,析之为板,力加括削,乃成奏牘。”
(2).犹奏章。 宋 王庭珪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诗:“百辟动容观奏牘,几人回首愧朝班。”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自书奏牍》:“ 六朝 人奏牘多自书,今《淳化帖》有 钟繇 表,盖 三国 时已然也。”

基本含义
奏章和文书。形容文章或奏章的内容详尽。
详细解释
奏牍是由“奏章”和“文牍”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奏章是指官员向上级提出的报告或请求,文牍是指文书、文件。奏牍的基本含义是指文章或奏章的内容详尽,没有遗漏。形容文章写得详细周到,没有遗漏重要的内容。
使用场景
奏牍多用于形容文章、报告或请求等内容的详尽周全。可以用来夸奖写作、演讲或报告等方面的人,表示其写作、陈述或报告内容详尽,条理清晰。
故事起源
关于奏牍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推测它与古代官员的文书写作有关。古代官员在向上级报告或请求时,需要写一份详尽的奏章或文书,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请求。这些奏章和文书需要详细地陈述问题的来龙去脉和解决方案,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因此,人们将这种详尽周全的文书和奏章称为“奏牍”。
成语结构
奏牍是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的报告写得十分奏牍,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的细节。2. 这篇文章的内容非常奏牍,条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奏牍拆分为“奏章”和“文牍”来记忆这个成语。奏章和文牍都是与文书写作有关的词汇,奏章指报告或请求,文牍指文书。将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奏牍,表示文章或奏章的内容详尽。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古代官员的文书写作和奏章的格式,了解古代官员如何通过奏牍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请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的作文内容很奏牍,老师表扬了我。2. 初中生:他的报告写得非常奏牍,老师给了他高分。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结构很奏牍,逻辑清晰,很容易理解。4. 大学生:我写的研究报告内容非常奏牍,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