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秧针

拼音:yāng zhēn

注音:ㄧㄤ ㄓㄣ

繁体:

基本解释

谓初生的稻秧。 宋 赵师侠 《小重山·农人以夜雨昼晴为夜春》词:“积水满春塍,緑波翻鬱鬱,露秧针。” 明 杨慎 《出郊》诗:“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鷺忽飞来,点破秧针緑。”《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 清 汪梅湖 诗:“田田垄水白,秧针日已高。”

基本含义
指善于观察、分辨事物的眼力。
详细解释
秧针是由“秧苗”和“针”组成的成语。秧苗是指刚长出来的幼苗,需要细心照顾和观察,而针则代表眼力敏锐、善于辨别的能力。秧针比喻人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分辨事物。
使用场景
秧针多用于形容人的观察力、辨别能力敏锐,常用于赞美或指责某人在观察、辨别问题上的能力。
故事起源
关于秧针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据说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种田经验。在农田里,种植者需要仔细观察秧苗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和调整。因此,秧针成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成语结构
名词+名词
例句
1. 他的秧针真是一流,能够从细微之处看出问题所在。2. 她的秧针很差,总是无法分辨真伪。
记忆技巧
可以将“秧针”这个成语与农田种植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是一个农民,需要仔细观察和照顾秧苗,才能让它们茁壮成长。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秧针”相关的成语,如“眼疾手快”、“目光如炬”等,以拓展对观察力、辨别力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的秧针非常好,她总是能够从我的表情中看出我心情好不好。2. 初中生:老师的秧针很厉害,她能够从我们的作文中发现我们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3. 高中生:他的秧针真是一流,能够从细节中看出别人的真实动机。4. 大学生:我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秧针,成为一个善于观察、辨别的人。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