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诛放

拼音:zhū fàng

注音:ㄓㄨ ㄈ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责其罪而放逐之。《书·多方》“非天庸释 有夏 ” 孔 传:“ 桀 纵恶自弃,故诛放。”《晋书·刘颂传》:“ 周 之封建,使国重於君,公侯之身轻於社稷,故无道之君不免诛放。”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下:“非不知百官内外各有职分,以諫官御史畏罪而不言,遂恐庶人之议不得上达,故敢不避诛放。”

基本含义
指将罪犯处死或放逐
详细解释
诛放是由“诛”和“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诛”指的是处死罪犯,而“放”则表示放逐。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将罪犯处死或放逐。在古代,诛放是一种严厉的惩罚手段,用于对付犯下重罪的人。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严厉的惩罚措施或者将罪犯赶出境外的情况。可以用在描述法律制裁、严肃处理违法行为、或者将不受欢迎的人驱逐出境等场景中。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社会,犯下重罪的人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包括处死或者放逐。诛放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这种严厉的刑罚手段。
成语结构
诛放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诛”是动词,表示处死;“放”是动词,表示放逐。这两个动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表示严厉惩罚的成语。
例句
1. 这个罪犯犯下了如此严重的罪行,只能诛放以儆效尤。2. 当时的国王下令将叛逆分子诛放,以示威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诛放”与严厉的刑罚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罪犯被严厉处死或者被赶出国境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有关古代刑罚制度和法律制裁的知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法律、刑罚相关的成语,以扩大词汇量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游戏中作弊,被老师诛放了。2. 初中生:那个犯罪分子犯下了很多严重的罪行,最后被警方诛放了。3. 高中生:这个国家对于腐败行为一直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任何腐败分子都将面临诛放的命运。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