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研筒

拼音:yán tǒng

注音:ㄧㄢˊ ㄊ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藏砚台的器具。 宋 欧阳修 《砚谱》:“又有鉄砚,製作颇精,然患其不发墨,往往函端石於其中,人亦罕用。惟研筒便於提携,官曹往往持之以自从尔。”参见“ 砚匣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共同研究学问或讨论问题。
详细解释
研筒是一个汉语成语,由“研”和“筒”两个字组成。研指研究,筒指筒子,即用来研究的工具。研筒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共同研究学问或讨论问题。它强调了集体智慧和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团结共同努力,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
使用场景
研筒常用于形容多人共同研究学问、讨论问题的场景。可以用于形容学术研讨会、团队合作、学生小组讨论等情境。
故事起源
研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研筒者的人,他非常好奇和勤奋,经常和朋友们一起研究学问,互相交流思想。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研筒者最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此,人们用“研筒”来形容多人共同研究学问的场景,以及集体智慧和合作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研筒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这个项目需要大家一起研筒,才能取得好的结果。2. 在研究学问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互相研筒,共同进步。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研筒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团队坐在一起,围绕着一个研究工具——筒子,共同研究学问,互相交流思想。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学术研究和合作相关的成语,如“同舟共济”、“群策群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课堂上一起研筒,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分组研筒,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3. 高中生:在科研项目中,我们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研筒,共同攻克难题。4. 大学生:研究生活中,研究团队的成员常常需要通过研筒来交流心得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