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垫陌

拼音:diàn mò

注音:ㄉㄧㄢˋ ㄇ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唐 代货币制度的一种变通措施。从一缗中抽除若干钱仍作一缗计算,以此弥补国家的财用不足。一缗即一贯,足数是千钱。陌,指百钱。从缗推算至百,百钱中抽除若干仍作百钱计算,叫“垫陌”,又称“除陌”。《新唐书·食货志四》:“经费屈竭, 皇甫鎛 建议,内外用钱每緡垫二十外,復抽五十送度支以赡军……寻以用钱垫陌不一,詔从俗所宜,内外给用,每緡垫八十。” 宋 程大昌 《考古编·缗钱省陌》:“ 元和 十二年,民间垫陌有至七十者。”按,垫陌的实际数,各时期不同。如 元庆 元年九月敕,以九百二十文为一贯,每陌合九十二文。 天祐 二年四月敕,以八百五十文为一贯,每陌合八十五文。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泉货》。

基本含义
指在行军或车马行进时,为了平整道路而填补坑洼的陌路,比喻帮助或辅助他人。
详细解释
成语“垫陌”源于古代,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垫”指填补,平整;“陌”指道路。因此,“垫陌”一词原本指在行军或车马行进时,为了平整道路而填补坑洼的陌路,后来引申为帮助或辅助他人。
使用场景
成语“垫陌”常用于形容帮助他人的行为,表达对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当你愿意给予他人帮助和支持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行为。
故事起源
关于成语“垫陌”的故事并不太多,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军队行军的情景。在古代,军队行军时往往会遇到道路不平整的问题,为了保证行军顺利,士兵们会用泥土、石块等填补坑洼的道路,使之平整。这种行为后来被引申为帮助他人的意义,形成了成语“垫陌”。
成语结构
成语“垫陌”的结构是“动词+名词”,其中“垫”是动词,表示填补;“陌”是名词,表示道路。
例句
1. 他总是乐于垫陌,帮助别人解决问题。2. 在困难的时候,朋友们都会伸出援手,彼此垫陌。
记忆技巧
要记住成语“垫陌”,可以将其与帮助他人的意义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一个坑洼不平的道路上行走,然后用泥土、石块等填补坑洼,使之平整。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你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垫陌”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帮助、支持相关的成语,比如“援手”、“搀扶”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帮助他人的行为,丰富你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垫陌我,帮我解决了数学题。2. 初中生:同学们互相垫陌,一起学习进步。3. 高中生:在志愿者活动中,我们一起垫陌,帮助社区的老人。4. 大学生:大家互相垫陌,共同完成了团队项目。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互相垫陌,共同进步。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