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鸦髻

拼音:yā jì

注音:ㄧㄚ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妇女的发髻。 宋 李行中 《赋佳人齅梅图》诗:“蚕眉鸦髻缕金衣,折得梅花第几枝。” 明 汤式 《柳营曲·春思》套曲:“鸦髻鬆,凤釵横,碧窗梦回春昼永。”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鸦卜》:“《潜居録》:又元旦梳头,先以櫛理其毛羽。祝曰:‘愿我妇女,黰髮髟髟,惟百斯年,似其羽毛。’故 楚 人谓女髻为鸦髻。”

基本含义
鸦髻指的是黑色的头发盘成髻,形容女子的发型。
详细解释
鸦髻是中国传统的女子发饰之一,它将头发盘成一个高高的髻,髻形犹如乌鸦的羽毛,因此得名鸦髻。鸦髻一词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发型整齐美观,富有韵味。
使用场景
鸦髻一词常用于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形容女子的发型,给人一种古典、优雅的感觉。也可以用于形容女性的容貌和仪态,表示女子端庄、娴静的形象。
故事起源
鸦髻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女子的发型多采用盘髻的方式,髻的形状犹如乌鸦的羽毛,因此得名鸦髻。这种发型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美丽、高贵的象征,因此成为了形容女子美丽的词语。
成语结构
鸦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鸦”是指乌鸦,“髻”是指盘成髻的发型。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女子盘髻的发型。
例句
1. 她头上盘着一髻鸦髻,看起来格外娴静。2. 她的鸦髻高高盘起,给人一种古典的美感。
记忆技巧
可以将鸦髻的发音“yā jì”联想成“鸦鸟记”,表示记住鸦髻是形容女子发型的成语。另外,也可以将鸦髻的形状联想成乌鸦的羽毛盘在头上的样子,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女子的发型文化,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型风格和发饰。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女子美丽的成语,如“脉脉含情”、“闭月羞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鸦髻像黑色的云朵,非常漂亮。2. 初中生:她的鸦髻高高盘起,给人一种古典的气质。3. 高中生:她的鸦髻细腻整齐,显得格外优雅。4. 大学生:她的鸦髻梳得非常精致,增添了她的气质。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