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绲殽

拼音:gǔn yáo

注音:ㄍㄨㄣˇ ㄧ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緄淆 ”。緄,通“ 混 ”。犹混淆。混乱不清。 章炳麟 《文学说例》:“自衰 宋 至今,散行噂沓,儷辞緄殽,《苍》《雅》之学,於兹歇絶。”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就如 元晦 所言,亦非以格竹为格物,徒以名词妄用,情伪緄淆。”

基本含义
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勾结、串通,共同行恶或做坏事。
详细解释
绲殽是由“绲”和“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绲”的本义是用线绳缠绕,引申为勾结、串通;“殽”的本义是肉汤,引申为恶事。绲殽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与人之间互相勾结,一起做坏事,暗指勾结作恶。
使用场景
绲殽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人们勾结、串通,一起行恶或做坏事的情况。可以用于揭露、批评那些勾结作恶的人或行为。
故事起源
绲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一年》一文中。当时,鲁国的公子无知与公子无忌勾结,共同谋划杀害哀公,但被哀公的心腹大臣季友发现并告发。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人与人之间勾结行恶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体成语为“绲殽”,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这些商人绲殽在一起,串通欺诈消费者。2. 这些政客绲殽作恶,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绲殽”两个字的形状和意义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可以将“绲”字的形状联想成两个人勾结在一起,而“殽”字的形状联想成一锅肉汤,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百科全书和成语词典来进一步了解绲殽这个成语的使用和相关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些同学绲殽在一起,一起作弊。2. 初中生:这些学生绲殽在一起,欺负弱小的同学。3. 高中生:这些同学绲殽在一起,一起逃课。4. 大学生:这些学生绲殽在一起,一起抄袭论文。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