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歌诗

拼音:gē shī

注音:ㄍㄜ ㄕㄧ

繁体:

基本解释

(1).咏唱诗篇。《左传·襄公十六年》:“ 晋侯 与诸侯宴于 温 ,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 杜预 注:“歌古诗,当使各从义类。”《墨子·公孟》:“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孙诒让 间诂:“《周礼·小师》注云:歌,依咏诗也。”
(2).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 汉 世所谓歌诗者,有声音曲折,可以弦歌,如《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謡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是也。故《三侯》、《天马》诸篇, 太史公 悉称诗。盖《乐府》外无称歌诗者。”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这些歌诗决不是徒歌,一因其中有‘曲折’(即乐谱),二因它们都在《乐府》。”
(3).泛指诗歌。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 明帝 为太子,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太子之德。” 前蜀 韦庄 《乞彩笺歌》:“我有歌诗一千首,磨礱山岳罗星斗。” 宋 范仲淹 《即席呈太傅相公》诗:“ 白傅 歌诗传海外, 晋公 桃李满人间。” 清 莫友芝 《<巢经巢诗抄>序》:“论吾子平生著述,经训第一,文笔第二,歌诗第三。”

基本含义
指歌唱诗篇,形容文采华美的诗歌或歌曲。
详细解释
歌诗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歌指歌唱,诗指诗篇。这个成语形容歌唱或诗篇的文字华美动人,富有艺术感染力。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音乐或文学作品中的歌曲或诗篇非常优美、动人,给人以艺术享受的感觉。
故事起源
歌诗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以歌诗闻名于世。这个成语就是形容司马相如的诗篇和歌曲非常优美动人,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这首歌诗曲调优美,歌词动人,让人陶醉其中。2. 这部诗歌集里的每一首歌诗都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音乐和诗歌相关的记忆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尝试将这个成语与你喜欢的歌曲或诗歌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帮助记忆和理解。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音乐和诗歌相关的成语,如“乐曲”、“诗篇”等,可以进一步丰富你的词汇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最喜欢的歌诗是《小星星》,每次听到都会跟着唱。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用歌诗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3. 高中生:这首歌诗的歌词写得非常深情,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 大学生:在音乐课上,我们学习了一些经典的歌诗,欣赏它们的艺术魅力。5. 成年人:这本诗集里的歌诗都非常精彩,读起来让人陶醉其中。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