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宣使

拼音:xuān shǐ

注音:ㄒㄨㄢ ㄕ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1).宣抚使的省称。 唐玄宗 时始置。派朝臣巡视灾害地区,亦称宣慰安抚使。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当今赋出於天下, 江 南居十九,宣使之所察, 歙 为富州。” 唐 元稹 《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是岁,前逋负尽入焉,宣使骇异之。”
(2).宫中专司宣召的内监。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五十:“圣人正在宫中饮,宣使池头旋折花。” 明 刘基 《有感》诗:“紫薇门下逢宣使,新向 湖州 召画工。”

基本含义
指宣布任命使臣,表示派遣使者出使的意思。
详细解释
宣使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宣指宣布、公告,使指使者、使臣。宣使的意思是宣布派遣使者出使的消息或指令。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国家或者组织派遣使者出使,表示对外交往的重视和尊重。
使用场景
宣使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更多地出现在历史书籍或者相关故事中。它可以用于描述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派遣使者代表自己出使的情况。例如,在古代,国君会派遣使臣去其他国家传递消息或者进行外交谈判,这就是宣使的典型应用场景。
故事起源
宣使这个成语起源于古代的官制。在古代中国,国君会派遣使臣出使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活动。国君会宣布派遣使者的消息,并告知使者具体的任务和使命。因此,宣使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成语结构
宣使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宣和名词使组成。
例句
1. 他被任命为使者,宣使去外国传递重要的国家决策。2. 国王亲自宣布派遣使臣,宣使前往邻国进行友好交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宣使与派遣使者的意思联系起来记忆。想象国君宣布派遣使者出使的场景,或者将宣使与外交活动的重要性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古代外交制度和国际交往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和外交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和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方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宣使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宣使我去班级领奖状。2. 初中生:学校宣使我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演讲比赛。3. 高中生:学校宣使我去外地参加全国数学竞赛。4. 大学生:学校宣使我去海外交流学习。5. 成年人:公司宣使我出差到其他城市开展业务。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