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谤论

拼音:bàng lùn

注音:ㄅㄤˋ ㄌ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斥过失的言论。 宋 孔文仲 《制科策》:“斧鉞不足以禁谤论,窜黜不足以抑烦言。”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脱令我今生多受浮言,无情浅夫,或用见成言説而成谤论,便须知我前世处境亨泰,但能坐议,不察人世一切真实烦恼故。”

基本含义
谤论是指毫无根据地诽谤、攻击他人,捏造事实,散布谣言的行为。
详细解释
谤论是由“谤”和“论”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谤”指诽谤、攻击,捏造事实,散布谣言;“论”指评论、议论。谤论的意思是指毫无根据地诽谤、攻击他人的言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他人的名誉和形象,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使用场景
谤论一词常用于批评谣言、诽谤他人的行为,警示人们要避免散布谣言和毫无根据的攻击他人。可以用于讨论网络暴力、言论自由等话题。
故事起源
关于谤论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但在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谤论的描述和批评。这些描述和批评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诽谤他人的行为的警惕和抵制。
成语结构
谤论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谤”修饰名词“论”。
例句
1. 他经常散布谣言,进行谤论,损害了许多人的名誉。2. 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谤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谣言”和“攻击”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谤论的含义。谤论就是毫无根据地诽谤、攻击他人的行为。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谣言满天飞”、“信口雌黄”等,了解更多与言论和传闻相关的成语和习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的一个同学经常谤论其他同学,老师严厉批评了他。2. 初中生:网络上有很多人散布谣言,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谤论。3. 高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会理性思考,不参与谤论和攻击他人的行为。4. 大学生:言论自由是一项重要的权利,但我们也要注意不要滥用言论自由,散布谤论。以上是关于成语“谤论”的学习指南,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