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趁口

拼音:chèn kǒu

注音:ㄔㄣˋ ㄎ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趂口”。1.随口。《京本通俗小说·金主亮荒淫》:“那女待詔道:‘好姐姐!你不须发恼,我不过是趁口取笑你,难道你这般激烈索性的姐姐,身边就肯添个影人儿?’” 清 汪价 《三侬赘人广自序》:“初如小儿喤喤学语,舌本都强,少焉,渐觉柔利,至数百遍,而趁口以出,自然通协。”
(2).顺着别人的口气;趁机开口。《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酒过三杯,主人就开口道:‘敢问客长,适间此宝可肯卖否?’ 文若虚 是个乖人,趁口答应道:‘只要有好价钱,为甚不卖?’”《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知县道:‘这个明是盗赃了。’盗犯也趁口喊道:‘这正是我劫来的东西。’”
(3).糊口;混饭吃。 明 康海 《王兰卿》第一折:“比似他立兢兢人面前,总不如气昂昂脑背后,偏怎生 丽春园 堪趁口。” 明 冯梦龙 《万事足·官验襟衫》:“[浄]爷爷,小人可怜他母子二人,一箇无夫,一箇无父,在道姑处趂口,不是箇长法。” 清 蒋士铨 《香祖楼·投贼》:“只为年成欠佳,暂投麾下,趂口生涯。”

基本含义
趁着时机,抓住机会。
详细解释
趁口是一个表示抓住时机、利用机会的成语。它强调在适当的时间、地点或条件下,抓住机会,迅速行动,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场景
趁口常用于描述在适当的时机抓住机会的情况。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生活等,用来鼓励人们抓住机会,勇敢行动。
故事起源
关于趁口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这个成语可能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比如在种植作物时,需要抓住适当的时机进行播种、浇水、收割等活动,以获得最好的收成。这种经验也可以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成语结构
趁口是一个动词短语,由“趁”和“口”两个字组成。其中,“趁”表示利用、乘机,而“口”表示时机、机会。
例句
1. 他趁口逃脱了囚禁。2. 趁口学习,可以事半功倍。3. 他趁口去旅行,放松心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趁口与“抓住机会”这个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你可以想象自己正站在一个咬着嘴唇的人的嘴巴旁边,抓住他说话的时机,从而记住趁口的意思。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趁口相关的成语,如趁热打铁、趁虚而入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趁口偷偷吃了一块巧克力。2. 初中生:他趁口向老师请了假,去参加了比赛。3. 高中生:我趁口向父母提出了出国留学的请求,他们同意了。4. 大学生:我趁口找到了一份暑期实习的工作。5. 成年人:她趁口买下了心仪已久的房子。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