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责戒

拼音:zé jiè

注音:ㄗㄜˊ ㄐ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责罚警戒。 清 林则徐 《定期放告颁发状式告示》:“倘违式妄俱白呈,不加代书戳记,於不放告日期,以并非迫不及待之情,拦舆混瀆,除不准外,定发首领官责戒。”

基本含义
责备和劝诫。
详细解释
责戒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责备和劝诫他人。它强调对他人的过错或错误行为进行指责和警告,希望他们能改正错误,避免再犯。
使用场景
责戒常常用于教育、家庭、工作和社会等场景中。当某人犯了错误或做出不当行为时,他人可以使用责戒来提醒他并敦促他改正错误。
故事起源
责戒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三年》中。故事讲述了当时的齐国大夫晏平仲因儿子晏婴的过错受到责备,晏平仲用责戒的方式教育他的儿子,希望他能警醒并改正错误。
成语结构
责戒是由形容词“责”和动词“戒”组成的。其中,“责”表示责备、指责,而“戒”表示警戒、告诫。
例句
1. 他的行为不当,我必须责戒他。2. 老师用责戒的语气告诉学生要注意纪律。3. 父母常常用责戒的方式教育孩子,希望他们成为有品德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将责戒记忆为“责备戒条”,通过将“责”与“戒”两个字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责戒相关的成语,如“责无旁贷”、“戒骄戒躁”等,来扩展对责戒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责戒我不要在课堂上讲话。2. 初中生:父母责戒我不能玩电子游戏太久。3. 高中生:老师责戒我们要认真对待高考备考。4. 大学生:导员责戒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5. 成年人:领导责戒我要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