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再举

拼音:zài jǔ

注音:ㄗㄞˋ ㄐ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1).再次采取行动。《管子·幼官》:“一举而上下得终,再举而民无不从。”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一举灭 獯 虏,再举服 羌 夷。”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驍勇百万,畜力待时,役不再举,今日之谓也。”
(2).再度高飞。《楚辞·贾谊<惜誓>》:“黄鵠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紆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王逸 注:“言黄鵠养其羽翼,一飞则见山川之屈曲,再举则知天地之圜方,居身益高所睹愈远也。”

基本含义
再次举起或提及,表示再一次强调或重申某事物。
详细解释
再举是一个动词短语,由“再”和“举”两个字组成。再表示再次,举表示举起或提及。合在一起表示再一次举起或提及某事物,强调或重申某事物的重要性或必要性。
使用场景
再举常用于强调某事物的重要性、必要性或紧迫性。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演讲、辩论、写作等,以强调某个观点、事实或证据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
再举最早出现在《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一文中。故事中,齐庄公想要打败邻国晋国,他找到了智者鲍牧,向他请教如何战胜晋国。鲍牧告诉庄公:“晋国有一位名将叫做智伯,他善于用兵,非常厉害。如果要战胜晋国,就必须再举智伯的事迹,让大家都了解他的厉害。”庄公听后,明白了再次强调智伯的重要性和厉害性的重要性,于是采纳了鲍牧的建议,并成功打败了晋国。
成语结构
再举是一个动词短语,由“再”和“举”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在会议上,他再举了几个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的正确性。2. 这本书再举了一些历史事件,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3. 为了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公司再举了一次培训活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再举”与“再次举起”或“再次提及”的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举起一个东西或提及一个事物,然后再次举起或提及它,以强调它的重要性或必要性。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再”字的成语,如“再三再四”、“再接再厉”等,以扩大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再举了一次手,提醒我们安静。2. 初中生:再举一下这个例子,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3. 高中生:为了考试的成功,我们必须再举一次努力,不放弃。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