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轧忽

拼音:zhá hū

注音:ㄓㄚˊ ㄏㄨ

繁体:

基本解释

长远貌。《汉书·礼乐志》:“假清风轧忽,激长至重觴。” 颜师古 注:“轧忽,长远之貌也。”

基本含义
指处理事情草率、马虎、不认真。
详细解释
轧忽是由动词“轧”和形容词“忽”组成的成语。轧,意为匆忙、草率;忽,意为马虎、不认真。轧忽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事情时匆忙、草率、不认真的态度。
使用场景
轧忽常用于批评他人处理事情时不够仔细、马虎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工作中的不负责任、不认真的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生活中的马虎、粗心大意。可以在工作场合、学校、家庭等各种场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
轧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项羽率领楚军攻打秦国,战局非常紧张。有一天,项羽接到了一封非常重要的军事情报,但他却没有仔细阅读,而是马上将情报转交给了下属。结果,由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楚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后来,项羽深感自己的轻率和马虎,就用“轧忽”来形容自己对待事情的态度。
成语结构
轧忽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总是轧忽马虎,经常出错。2. 老师批评他轧忽了作业,没有认真完成。
记忆技巧
可以将“轧忽”看作是一个动词和一个形容词的组合,动词“轧”表示匆忙、草率,形容词“忽”表示马虎、不认真。可以通过将这两个词的含义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轧忽相关的成语,如“草率从事”、“敷衍塞责”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再和他一起做作业了,因为他总是轧忽马虎,写错很多字。2. 初中生:老师批评他轧忽了作业,没有认真完成。3. 高中生:他在考试中轧忽了很多题目,导致成绩不理想。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遇到过一位轧忽马虎的同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