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板榦

拼音:

注音:

繁体:板榦

基本解释

古代筑城或筑墙的用具。榦,夹板两旁支撑的木柱。《左传·宣公十一年》:“令尹 蔿艾猎 城 沂 ,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榦……事三旬而成,不衍於素。” 晋 张华 《博物志·异闻》:“ 代城 始筑,立板榦,一旦亡,西南四五十板於泽中自立。” 唐 柳宗元 《终南山祠堂碑序》:“乃徵土工、木工、石工,备器执用,来会祠下,斩板榦,礱柱础,陶瓴甓,筑垣墉。” 清 钱谦益 《故叔父山东按察司副使春池府君行状》:“公蒐军实,缮板榦,具舟车,偫糗粮。”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性格刚直坚定,不阿谀奉承,不畏惧困难。
详细解释
板榦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板指的是木板,榦指的是桠子。这个成语比喻人的性格刚正坚定,像木板和桠子一样不容易弯曲或屈服。它形容人坚持正义、勇敢无畏、不阿谀奉承、不畏惧困难,具有坚定的原则和立场。
使用场景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坚定,不轻易妥协。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诱惑所动摇。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木工技术。古代木工在制作家具或建筑时,常常使用木板和桠子来构建结构坚固的物品。木板和桠子之间的结合处非常紧密,不容易分离。因此,人们就用“板榦”来比喻一个人的性格坚定,像木板和桠子一样坚固不可动摇。
成语结构
板榦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名词组成。其中,板和榦都是单音节词。
例句
1. 他是一个板榦的人,从不为了个人利益而妥协。2. 在面对困难时,他表现出了板榦的性格,毫不退缩。3. 这个年轻人具有板榦的品质,从不向困难低头。
记忆技巧
可以将“板榦”与坚固、不动摇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可以想象一个坚固的木板和桠子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容易分离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坚如磐石”、“刚正不阿”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板榦的学生,从不作弊。2. 初中生:老师表扬他是一个板榦的班长,勇敢正直。3. 高中生:他在面对诱惑时展现出了板榦的品质,坚守原则。4. 大学生:他是一个板榦的社团负责人,勇往直前。5. 成年人:她是一个板榦的职员,坚持原则,不为名利所动。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