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钓缗

拼音:diào mín

注音:ㄉㄧㄠˋ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钓緍 ”。 1.钓竿上的线。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张鱼网於峻极之巔,施钓緡於修木之末。” 宋 曾巩 《寄郓州邵资政》诗:“溯险飞游艇,探奇漾钓緍。” 明 徐渭 《野蚕》诗:“叶叶如虫网,枝枝垂钓緡。” 郭沫若 《归去来·浪花十日》:“到了海岸,看见他们各把一大卷钓缗解开来,盘旋在沙岸上。”
(2).垂钓。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緡。” 清 顾炎武 《朱处士彝尊过余太原东郊赠之》诗:“与尔皆椎结,於今且钓緡。”

基本含义
比喻用巧妙的手段引诱、诱骗对方。
详细解释
钓缗是一个由“钓”和“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钓”是指用鱼钩钓鱼的动作,“缗”是指用鱼线钓鱼的工具。钓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巧妙的手段引诱、诱骗对方,类似于钓鱼的方式。
使用场景
钓缗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人用巧妙的手段诱骗他人,具有一定的贬义。它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手段狡诈、阴险,或者形容某种诱骗的行为,例如在商业谈判中使用手段让对方上当受骗。
故事起源
关于钓缗成语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然而,这个成语的意义和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渔民文化。钓鱼是一种需要技巧和耐心的活动,而钓缗这个成语就是借用了钓鱼的方式来比喻用巧妙的手段引诱、诱骗对方。
成语结构
钓缗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用钓缗的手法成功地让对方签下了不利于他的合同。2. 这个商家用钓缗的方式吸引了很多顾客,但实际上商品的质量并不好。
记忆技巧
可以将钓缗成语与钓鱼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巧妙使用鱼钩和鱼线的渔夫,用巧妙的手法诱骗鱼儿上钩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渔民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渔民的生活方式、渔具的使用和钓鱼技巧等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高中生:他利用钓缗的手段成功地骗取了同学的信任。2. 初中生:他用钓缗的方法让别人相信了谎言。3. 小学生:他用钓缗的方式骗了小猫吃了鱼。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