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自存

拼音:zì cún

注音:ㄗㄧˋ ㄘㄨ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自谋生计。《汉书·成帝纪》:“遣光禄大夫博士 嘉 等十一人,行举濒 河 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财振贷。” 南朝 梁 沉约 《改天监元年赦诏》:“鰥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 唐 韩愈 《马君墓志》:“始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
(2).自察;自思。《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宋 苏辙 《闭门》诗:“掩卷默无言,闭目中自存。”
(3).保全自己。《商君书·慎法》:“千乘能以守者,自存;万乘能以战者,自完也。” 宋 杨万里 《国势》卷中:“奄是数者而有之,而日夕惴焉不能以自存,常若敌人之制其命,是挟千金而忧贫,有 孟賁 之力而忧弱者也。” 明 周履靖 《咏竹》:“自存君子操,不向俗人看。”

基本含义
自己保存,自己保全
详细解释
自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自己保存、自己保全。它强调了个体在面对困境或危险时,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保护自己,而不是依赖他人或外界的帮助。
使用场景
自存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能够自力更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可以用来称赞一个人的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也可以用来告诫他人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
故事起源
关于自存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它与古代的农耕社会有关。在古代,人们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种植粮食、养活自己。自存这个成语就是从这种生活方式中衍生出来的,强调了个体在面对困境时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保护自己。
成语结构
自存是一个由“自”和“存”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自”表示自己,表示主体;“存”表示保存、保全,表示动作。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个体自己保存自己,自己保全自己。
例句
1. 他从小就学会了自存的能力,在困境中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 这个孩子很懂事,从小就有自存自强的精神。
记忆技巧
记忆自存这个成语可以使用联想法。你可以想象一个人身处险境时,他没有依靠他人的帮助,而是靠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自己保存自己。这样的形象会帮助你记住自存的含义和意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自存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例如“自食其力”、“自助不暇”等。这些成语都与个体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精神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会自存,不总依赖爸爸妈妈。2.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有自存自强的信心。3. 高中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有自存的勇气和毅力。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存自律,不被外界干扰。5. 成人:在职场竞争中,自存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