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膏火

拼音:gāo huǒ

注音:ㄍㄠ ㄏ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1).照明用的油火。 南朝 梁 何逊 《为衡山侯与妇书》:“心如膏火,独夜自煎。” 宋 苏轼 《上元夜》诗:“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復举膏火,松间见层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重贬》:“相逢顷刻时,离情又催,心如膏火有谁知。”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油》:“坐不惜膏火,愁随更漏长。”
(2).特指夜间读书用的灯火。因亦借指勤学苦读。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不是无膏火,劝郎勤六经。” 宋 苏轼 《送蜀僧去尘》诗:“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三年膏火,冀博一第,不图竟落孙山。”
(3).指供学习用的津贴。《明史·杨爵传》:“兄为吏,忤知县繫狱。 爵 投牒直之,并繫。会代者至, 爵 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红楼梦》第九回:“凡族中为官者,皆有帮助银两,以为学中膏火之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他在局里,却还是当一个学生的名目,一个月才四吊钱的膏火,你叫他怎么够用啊!” 梁启超 《辛亥革命的意义》:“前 清 末年办学堂,学费膳费书籍费,学堂一揽干包,还倒贴学生膏火。”

近义词

学费

英文翻译

1.[书]

基本含义
比喻财富或者资源的来源。
详细解释
膏火源于《左传·宣公二十九年》:“夫膏火者,不可使尽,尽则无以应物。”意思是财富或者资源应该节约使用,不能浪费,以便应对未来的需要。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财富或者资源的节约使用,也可以用来劝诫人们要珍惜机会和财富。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有一个富商,他的家中有一块神奇的石头,每次点燃后都能燃烧数天,而且不会烧尽。富商因此变得非常富有,人们便把这种财富比喻为“膏火”。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膏”指财富或者资源,“火”表示燃烧的意思。
例句
1. 我们要珍惜资源,不要浪费膏火。2.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要学会节约使用膏火。
记忆技巧
可以将“膏火”与财富或者资源的节约使用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火焰不会烧尽的蜡烛,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财富和资源相关的成语,如“财源广进”、“锦上添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够创造更多的膏火。初中生:我们要学会节约使用膏火,保护环境。高中生:在资源紧缺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膏火,避免浪费。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