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独化

拼音:dú huà

注音:ㄉㄨˊ ㄏㄨ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古代哲学用语。谓事物不假外力,亦无内因,自行存在、变化。《庄子·齐物论》“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 晋 郭象 注:“若责其所待,而寻其所由,则寻责无极,卒至於无待,而独化之理明矣。”《庄子·大宗师》“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 晋 郭象 注:“卓尔,独化之谓也。夫相因之功莫若独化之至也,故人之所因者天,天之所生者独化也。”
(2).犹转化、变化。《汉书·邹阳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於陶钧之上,而不牵於卑乱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 颜师古 注:“言圣王制御天下,亦犹陶人转钧。”

基本含义
指个体或事物脱离集体或整体,独自行动或发展。
详细解释
独化是由“独”和“化”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个体或事物脱离集体或整体,独自行动或发展。这个成语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有时也指个人在行动或发展过程中不依赖他人的力量。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个体在某些情况下选择独立行动或发展的情况。可以用来表达个人追求独特性、个性发展或者脱离集体束缚的意愿。
故事起源
独化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当时,齐国的公子纠因为与他的父亲相争,选择离开齐国,独自行动,最终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个故事表达了个体脱离集体追求独立和自主的意愿。
成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例句
1. 他在学习上独化了,不依赖他人的帮助,自己完成了所有的任务。2. 这个艺术家一直追求独化,他的作品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记忆技巧
可以将“独化”这个成语与个体的独立行动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独自站在一个小岛上,远离了大陆和其他人群,表示他正在独立行动或者追求独特性。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个体独立行动相关的成语,如“自主”、“独立自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独化,独自玩耍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2. 初中生:她在学习上独化了,不依赖家长的帮助,自己完成了所有的作业。3. 高中生:大家都在追求独化,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希望能够独化,独自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梦想。5. 成年人:工作中,我希望能够独化,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展示自己的价值。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