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奥窔

拼音:ào yào

注音:ㄠˋ ㄧ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室隅深处,亦泛指堂室之内;。《荀子·非十二子》:“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 杨倞 注:“西南隅谓之奥;东南隅谓之窔。言不出室堂之内也。” 宋 沉辽 《越州永福院大像赞序》:“逮诸菩萨、弟子凡十有二躯,以及四壁楣带奥窔之像,或突或绘,咸因彼寘此。” 清 唐甄 《潜书·性功》:“日之上升,天地山河,无有隐像;堂房奥窔,无有隐区。”
(2).指隐蔽深曲之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陆清献 年三十八,下第出都,由水路南旋。于水道之源流、漕运之奥窔及古人名蹟,无不详誌。”
(3).指奥妙精微之处。 清 恽敬 《重刻<脉经>序》:“若夫是书之精微博大,足以发 轩 歧 之奥窔,通天地之门户。”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躬行》:“近世名公巨儒,喜谈禪理,盖亦如谈书画、谈古玩之类,聊以自娱,非真能窥其奥窔也。”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二篇第三章:“弱冠沉酣坟典,佛老兵刑,靡不窥其奥窔。”

基本含义
指隐藏的深奥之理或高深的学问。
详细解释
奥窔一词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奥窆冥冥,使人弗觉。”奥窔形容深奥难悟的道理,使人难以感知和理解。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些学问或道理的深邃和高深。
使用场景
奥窔一词多用于学术讨论、哲学思辨、文学创作等领域,用来形容某些学问或道理的深奥难悟。也可用于形容某些人的思维深沉、见解独到。
故事起源
奥窔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中,用来描述人们对深奥之理的感知。成语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为形容学问或道理的深邃和高深的词语。
成语结构
奥窔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奥窔表示深奥难悟,名词窔表示道理或学问。
例句
1.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奥窔,需要耐心细读才能理解。2. 这位老师的讲解总是让人感到奥窔,需要反复思考才能领会其中的道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奥窔与“深奥难悟”这个意思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尝试将奥窔与庄子的《逍遥游》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对奥窔感兴趣,可以深入研究庄子的哲学思想,阅读他的其他作品,探索更多关于深奥之理的思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数学题好难,里面的方法太奥窔了。2. 初中生:老师讲的那个物理实验原理真是太奥窔了,我还需要多学习才能理解。3. 高中生:这篇文学作品的意境很奥窔,需要读者有一定的阅读经验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深意。4. 大学生:我正在研究一门很奥窔的学科,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