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中,有许多分子具有与lgV区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其氨基酸组成也有一定的同源性,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iobulinsuperfamily,IGSF)的成员。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的种类、分布及其配体见表6-4。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的配体多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粘附分子或粘合素超家族的粘附分子,在这种情况下,相互识别的一对IGSF分子或粘合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分子实际上是互补配体的关系。
表6-4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的种类、分布和识别配体
IGSF粘附分子分布分子量(Kd)配体LFA-2(CD2)T细胞、胸腺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50LFA-3(IGSF)LFA-3(CD58)广泛40~65LFA-2(IGSF)ICAM-1(CD54)白细胞、内皮细胞、某些肿瘤细胞、上皮细胞、肝细胞、平滑肌细胞80~114LFA-1(粘合素超家族)ICAM-2(CD102)内皮细胞60LFA-1(粘合素超家族)ICAM-3(CD50)T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140/108CD4抑制细胞诱导亚群、辅助细胞诱导亚群55MHC-Ⅱ(IGSF)CD8抑制性T细胞/杀伤性T细胞34/34MHC-Ⅰ(IGSF)MHC-Ⅰ广泛44CD8(IGSF)MHC-ⅡB细胞、活化T细胞、活化内皮细胞、巨噬细胞32~34/29~32CD4(IGSF)CD28T细胞44B7/B7(IGSF)B7/B71(CD80)活化B细胞、活化单核细胞60CD28(IGSF)N-CAM-Ⅰ神经元、胚胎细胞97~220N-CAM-Ⅰ(IGSF)VCAM-Ⅰ(CD106)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100,110VLA-4粘合素超家族PECAM-Ⅰ(CD31)白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140PECAM-Ⅰ(IGSF)注:LFA: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ICAM:细胞间粘附分子;VDAM:血管细胞粘附分子;PECAM: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N-CAM: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