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汉字
查汉字

kǎo    

拼音:kao
注音:ㄎㄠˇ
部首笔画:4
总笔画:10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木
造字法:形声
五笔86:SFTN
五笔98:SFTN
五行:
Unicode:U+6832
四角号码:44927
仓颉输入法:DJKS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4449
栲字拼音(带声调)
kǎo
栲字笔顺
横竖撇捺横竖横撇横折
与栲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kǎo   ㄎㄠˇ ◎ 〔栲栳〕a.一种用竹子或柳条编的盛东西的器具,形状像斗,亦称“笆斗”;b.夸张地形容人或某些动物的头部。 ◎ 常绿乔木,叶长圆状披针形,果实球形,有短刺。木材坚硬,可做船橹、轮轴等。树皮含鞣酸,可制拷胶,又可制染料。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kǎo  〈名〉 (1) 木名。即山樗。常绿乔木,叶子长圆状,披针形,果实球形,表面有短刺,木材坚硬细密,可做轮轴等,树皮含鞣酸,可制染料与栲胶 [evergreen chinquapin] 山有栲,隰有杻。——《诗·唐风·山有枢》 (2) 指栲胶 [tannin extract]。如:栲底皮鞋

汉语字典

[①][kǎo][《廣韻》苦浩切,上晧,溪。](1)山毛榉科栲属植物的总称。其中如红栲,又称刺栲。常绿乔木。叶子长圆状披针形,果实球形,表面有短刺。木材坚硬致密,可为支柱、船橹、轮轴等。树皮含单宁,可以制栲胶和染料。种子富含淀粉,可供食用。(2)山樗。(3)通“拷”。(4)见“栲栳”。

音韵参考

[上古音]:幽部溪母,khu[广 韵]:苦浩切,上32晧,kǎo,效開一上豪溪[平水韵]:下平四豪·上声十九皓[国 语]:kǎo[粤 语]:haau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栲;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523第22【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浩切,音考。或作𣐊。山樗也。【爾雅·釋木】栲,山樗。【郭註】似樗,色小白,生山中,亦類漆。諺曰:櫄樗栲漆,相似如一。【陸璣·草木疏】山樗與下田樗無異,葉似差狹,吳人以其葉爲茗,方俗無名此爲栲者。今所謂栲,葉如櫟,皮厚數寸,可爲車輻。或謂之栲櫟,許愼以考讀爲糗,今人言考者,其聲耳。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又【類篇】丘刀切,音尻。義𠀤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常见生僻字
单字组词推荐
友情链接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