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盟 méng ㄇㄥˊ ◎ 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盟军。盟友。同盟国。盟约。山盟海誓。 ◎ 指结拜弟兄:盟兄。盟弟。 ◎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 ◎ 发(誓):盟誓。
◎ 盟 alliance league
详细字义◎ 盟 méng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 shà)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在神前发誓结盟) (2) 同本义 [ally;alliance] 割牛耳盛朱盘,取其血歃于玉敦。——《说文》 盟,歃血誓也。——《三苍》 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谓明神。——《周礼·司盟》 掌盟诅。——《周礼·诅祝》。注:“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 约信曰誓,涖牲曰盟。——《礼记·曲礼》 再会而盟。——《左传·昭公十三年》 君子屡盟。——《诗·小雅·巧言》 为坛而盟。——《史记·陈涉世家》 秦伯说,与 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年》 屈完及诸侯盟。——《左传·僖公四年》 (3) 又如:盟主(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领袖或主持者;泛指同盟首领或倡导者。喻主要的事物;主宰);盟坛(古代缔结盟约时所设的坛场);盟会(犹会盟。古代诸侯间的集会结盟) (4) 个人向天发誓,永不变心 [vow] 终待说山盟海誓,这恩情到此非容易。——赵长卿《贺新郎》 (5) 又如:盟文(盟誓的文辞);盟契(盟约。又称盟要,盟信);盟心(盟誓在心);海誓山盟(对着山海盟誓。极言男女相爱,坚贞不渝)词性变化 ◎ 盟 méng 〈名〉 (1) 盟约;誓辞[alliance] 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要盟也,神不听。——《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盟友;盟好(同盟友好) (3)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下辖旗、县、市 [Meng league]。如: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呼伦贝尔盟及吉林省哲里木盟等
[①][méng][《廣韻》武兵切,平庚,明。][《集韻》眉兵切,平庚,明。](1)古代诸侯为释疑取信而对神立誓缔约的一种仪礼。多杀牲歃血。(2)泛指发誓、起誓。(3)古代文体之一,即结盟时所立的文书。亦泛指成约。(4)依一定信约结成的密切联合或组织。(5)我国北方蒙古等少数民族集数部落为一盟,今为地区一级行政区域的单位名称。[②][mèng][《廣韻》莫更切,去映,明。]见“盟2津”。
[上古音]:阳部明母,meang[广 韵]:武兵切,下平12庚,míng,梗開三平庚明[平水韵]:下平八庚·去声二十四敬[粤 语]:mang4[闽南语]:beng5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