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汉字
查汉字

dūn    

拼音:dun
注音:ㄉㄨㄣ
部首笔画:3
总笔画:15
汉字结构:左中右结构
简体部首:土
造字法:形声
五笔86:FYBT
五笔98:FYBT
五行:
Unicode:U+58A9
四角号码:48140
仓颉输入法:GYDK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3201
墩字拼音(带声调)
dūn
墩字笔顺
横竖横捺横竖折横折竖横撇横撇捺
基本解释

dūn   ㄉㄨㄣˉ ◎ 土堆:土墩。 ◎ 厚而粗的木头、石头等;座儿:桥墩。菜墩(切菜用的砧类器具)。树墩。 ◎ 量词,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一墩谷子。柳墩。 ◎ 古同“蹲”。

英文翻译

frusta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墪 dūn  〈名〉 (1) (形声。从土,敦声。本义:土堆) (2) 同本义 [mound] 墩,平地有堆。——《说文》 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 (3) 又如:挖塘取土,垒土为墩;土墩;墩台(高一些的土堆台;报警台) (4) 厚而粗大的整块木头、石头或用砖砌成的基础 [pier]。如:门墩;桥墩;墩堠(远望敌情的堡垒,烽堠);也指状如土墩的坐具,如锦墩蒲墩词性变化 dūn  〈量〉 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相当于“窝” [cluster]。如:每亩花生种八千墩 ◎ dūn  〈动〉 用力猛地往下放 [tamp]。如:墩嘴(夸嘴,口气大);墩膘(养膘)

汉语字典

[①][dūn][《廣韻》都昆切,平魂,端。]亦作“墪1”。“豚2”的被通假字。(1)土堆。(2)墩子;堆状物。(3)指烽堠。参见“墩堠”、“墩堡”。(4)量词,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5)一种坐具。(6)用力猛地往下放。(7)击;打。(8)颠簸,震动。(9)斥责。(10)伸。(11)竖立。(12)同“蹲”。

音韵参考

[广 韵]:都昆切,上平23魂,dūn,臻合一平魂端[平水韵]:上平十三元[国 语]:dūn[粤 语]:dan1dan2deon1[闽南语]:tun1,tu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中】【土字部】 墩;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239第01【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昆切,音敦。平地有堆曰墩。謝公墩,在冶城北。【李白詩】冶城訪遺跡,猶有謝公墩。
字源字形
常见生僻字
汉字组词推荐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