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帑 tǎng ㄊㄤˇ ◎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帑藏(zàng )(指国库)。府帑(府库里的钱财)。重(zhòng )帑(大量的钱财)。
详细字义◎ 帑 tǎng 〈名〉 (1)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state treasury] 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说文》 库藏曰帑。——《通俗文》 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后汉书》 (2) 又如:帑实(府库中的财物);帑廪(国库与粮仓);帑廥(国家储藏金币和粮食的府库);帑藏(国库);帑储(府库储积);帑簿(国库登记财物的帐簿);帑银(国库中的银子) (3) 指国家库藏的金帛 [funds in the state treasury] 虚费府帑。——《汉书·匈奴传》 (4) 又如:国帑(国家的公款);帑金(钱币。多指国库所藏) (5) 裹金帛的囊 [golden bag] 行帑无寸金,卫兵不宿饱。——《旧唐书》词性变化 ◎ 帑 tǎng 〈动〉 (1) 藏匿 [hide] 帑金帛舍。——《晋书音义》 (2) 又如:帑屋(帑舍。贮藏金银的库房);帑帛(库藏的丝织品)
[①][tǎng][《廣韻》他朗切,上蕩,透。]亦作“伖1”。(1)财帛。(2)指藏金帛的府库。(3)囊。(4)掠取。[②][nú][《廣韻》乃都切,平模,泥。]亦作“伖2”。(1)通“孥”。儿女的通称。(2)用以指妻子和儿女。(3)通“孥”。俘虏;奴隶。(4)通“孥”。鸟尾。(5)雌。(6)通“弩”。参见“帑2抹”。
[上古音]:鱼部泥母,na[广 韵]:他朗切,上37蕩,tǎng,宕開一上唐透[平水韵]:上平七虞·上声二十二养[国 语]:tǎng,nú[粤 语]:nou4tong2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