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 qín ㄑㄧㄣˊ ◎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琴棋书画。 ◎ 某些乐器的统称: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琴书(曲艺的一种)。弹琴。
◎ 琴 musical instrument
详细字义◎ 琴 琹 qín 〈名〉 (1)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2) 同本义 [qin, a seven-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说文》 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广雅·释乐》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琴史(琴和史籍);琴书(琴与书;谈论琴艺的典籍);琴床(琴案;琴几);琴柱(琴上用以系弦的柱) (4) 某些乐器的通称 [a general name for certain musical instruments]。如:提琴;胡琴;钢琴;口琴
[①][qín][《廣韻》巨金切,平侵,羣。]亦作“珡1”。亦作“琹1”。(1)乐器名。指古琴。传为神农创制。琴身为狭长形,木质音箱,面板外侧有十三徽。底板穿“龙池”、“凤沼”二孔,供出音之用。上古作五弦,至周增为七弦。古人把琴当作雅乐。(2)乐器名。钢琴、风琴、提琴、扬琴、胡琴等的统称。(3)指琴声。(4)鼓琴。(5)古方言。种植。(6)古方言。墓冢。(7)姓。春秋时有琴张。见《孟子·尽心下》。
[上古音]:侵部群母,g?m[广 韵]:巨金切,下平21侵,qín,深開三平侵B群[平水韵]:下平十二侵[粤 语]:kam4[闽南语]:khim5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