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旆 pèi ㄆㄟˋ ◎ 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 ◎ 泛指旌旗。
详细字义◎ 旆 pèi 〈名〉 (1) (形声。本义:古代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 (2) 同本义 [flag] 旆,继旐之帛也。——《说文》 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3) 又如:旆旆(旗旒下垂的样子;生长茂盛的样子) (4) 泛指旌旗 [banner;flag] 白旆,殷旌也。——《释名·释兵》 拔旆投衡。——《左传·宣公十二年》。注:“大旗也。” 亡大旆之左旃。——《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5) 又如:旆旃;旆旌
[①][pèi][《廣韻》蒲盍切,去泰,並。]亦作“斾1”。(1)古代旐末状如燕尾的垂旒。(2)借喻累累的花蕊。(3)泛指旌旗。(4)指春秋时晋楚的前军。后亦泛指军队。(5)前军车辆。亦泛指车驾或车辆。
[上古音]:月部并母,bat[广 韵]:蒲蓋切,去14泰,bèi,蟹開一去泰並[平水韵]:去声九泰[唐 音]:bhɑ?i[国 语]:pèi[粤 语]:pui3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