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汉字
查汉字

huǎng    

拼音:huang
注音:ㄏㄨㄤˇ
部首笔画:3
总笔画:8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忄
造字法:
五笔86:NKQN
五笔98:NKQN
五行:
Unicode:U+6033
四角号码:96012
仓颉输入法:PRHU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怳字拼音(带声调)
huǎng
怳字笔顺
捺捺竖竖折横撇折
基本解释

huǎng   ㄏㄨㄤˇ ◎ 古同“恍”。

汉语字典

[①][huǎng][《廣韻》許昉切,上養,曉。](1)心神不定貌;失意貌。(2)迷离恍惚;模糊不清。(3)忽然。(4)惊貌。(5)狂貌。参见“怳怳”。

音韵参考

[广 韵]:許昉切,上36養,huǎng,宕合三上陽曉[平水韵]:上声二十二养[唐 音]:xiuɑ?ng[国 语]:huǎng[粤 语]:fong2fong3[闽南语]:gong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上】【心字部】 怳; 康熙笔画:9; 页码:页382第23【廣韻】許方切【集韻】【韻會】【正韻】詡往切,𠀤音𧧮。【說文】狂之貌。 又怳然,自失也。【楚辭·九歌】臨風怳兮浩歌。【朱註】怳,失意貌。 又【集韻】虎晃切。與恍通。【老子·道德經】道之爲物,惟怳惟忽。亦書作恍。言沖漠難狀也。 又【集韻】吁請切。【博雅】狂也。 【說文》長箋】況與怳同。諧兄聲。《說文》謂況省聲,贅矣。楚辭,怳忽兮遙望。改作恍、慌,𠀤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常见生僻字
汉字组词推荐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