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
指在一个表演或活动的最后一位出场,具有重要地位或重要任务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成语“压轴”源自京剧,原指在表演的最后一出戏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演员。后来,这个词语引申为其他领域,用来形容在某个活动或场合中扮演最重要角色或担当最重要任务的人或事物。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个活动或演出中的最后一位出场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团队或组织中的重要成员。例如,一个音乐会的最后一位演奏家,一个会议的最后一位发言者,或者一个节目的最后一个节目等。
故事起源
成语“压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京剧表演。在京剧表演中,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地位和任务。而最后一出戏通常是整个表演的高潮部分,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被认为是整个表演的重要人物,因此被称为“压轴”。
例句
1. 这个演出的最后一位歌手真是压轴之选。2. 他在比赛中的最后一场比赛中表现出色,成为了整个团队的压轴人物。
记忆技巧
将“压轴”与京剧表演联系起来,想象最后一位演员扮演重要角色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1. 了解更多有关京剧的知识,包括历史、角色、表演技巧等。2. 学习其他与表演相关的成语,例如“开场白”、“出风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最后一位同学在运动会上压轴出场。2. 初中生:学校音乐会上,最后一位演奏家压轴演奏了一首动人的曲子。3. 高中生:这个学期的最后一节课,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压轴的作业,要求我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